您现在的位置: 柳州市广晨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供求信息  >  柳州水泥仿木栏杆定做

供求信息

柳州水泥仿木栏杆定做

2023-07-27

 

GRC构件的发展历史

1956年9月,建筑材料工业部**任部长赖际发提出,在我国钢材不足、木材资源不多的情况下,扩大钢筋砼制品的品种和使用范围,尽一切可能以钢筋砼制品代替钢材和木材。这就是后来发展成为用水泥制品、玻璃纤维、玻璃钢等材料代替钢铁、木材与棉纱的“三代”方针。

1958年,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在后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中伟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普通玻璃纤维砼(又称玻璃丝砼)的研究,其他科研人员同期开展了硅酸盐自应力玻璃纤维砼的研究。当时采用的主要材料是高碱性的硅酸盐普通水泥与有碱或无碱的玻璃纤维匹配在一起,组成的GRC制造了我国7米长的**艘玻璃纤维砼的水泥舢板船和4米长的两艘自应力玻璃纤维水泥的单人划艇,并在我国**届工业展览会上展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代GRC。

1971年,英国皮尔金顿兄弟公司将马容达博士(Dr.Majumdar)发明的含锆抗碱玻璃纤维增强的GRC正式推向市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代GRC。七十年代中期,我们同时深入研究抗碱玻璃纤维与低碱度水泥,以此来较彻底地解决GRC耐久性的关键性难题。这就是后来被称为解决GRC耐久性的中国“双保险”技术路线,走上了中国自主研制与推广应用第三代GRC的正确之路。

由于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了GRC的长期耐久性问题,使其应用范围已从非承重构件扩大到半承重和次要承重构件,并试用了承重构件。目前,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应用广泛的GRC市场,从事研究、生产GRC材料与制品的单位有近千家,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涉及建筑、土木、农牧渔业、环境艺术和军事工程等领域,并且已在抢险救灾中显露头角。


推荐信息

分类

热门产品